巴州区:粮食扩种增产有高招
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到首要重视的位置。各地纷纷拿出粮食扩种增产的高招,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,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县,其招数颇有成效。
巴州区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发展十分滞后,因此也成为四川劳务输出大县。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,导致土地撂荒严重;况且,原本沿袭多年的复种套作技术,也因留守劳动力少而弱,致使不少农民只种一季,或放弃行间套作,从而形成大量土地空闲。
今年,巴州区制定的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.85万亩、粮食总产量33.97万吨的计划及实现比上年增加1.55万亩、增产1.17万吨的目标。为了顺利实现粮食扩种增产的目标任务,巴州区通过整治撂荒地、利用闲置地、推广绿色高产示范片建设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3月下旬,记者来到巴州区部分乡镇和村社,沿途所见处处是新栽植的春玉米和春洋芋,幼苗纷纷破土,从薄膜预留的孔眼里冒出来,迎着春风和暖阳,嫩绿的叶片已开始伸展。
第一招:砍伐残次林,整治撂荒地
“这一片望出去,以前根本看不到对面的聚居点,田里不是比人高的茅草,就是一些指蛋粗细的灌木,甚至还有手腕粗的杂树,土地撂荒200余亩。”鼎山镇副镇长程国龙说。
程国龙所说的地方位于康家坝村六社,现在的面貌则是:如手指螺纹一般绕缠咬合的田块,全是经机械整治后的新土,白色薄膜一行行地覆盖着,下面种植的是枳壳+春洋芋。
“整治这片撂荒地,村里出资达10余万元,平均每亩达600元左右。整治出来后,我们动员了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户耕种了部分,其余的目前由村集体在负责耕种。”程国龙说,这符合谁耕种谁受益的原则,如果以后农民要耕种,须向村集体交付一定土地整治费。
新年伊始,巴州区农业农村局便通知各乡镇及村社,要求进行撂荒地摸底调查,切实抓好撂荒地治理,稳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。调查摸底实现乡镇、村社撂荒地网格化包片管理,分级建立撂荒田地清理台账清单,对农田抛荒田(地)进行专项治理,逐田逐块销号。
通过建立“集体经济组织+农户+合作社”利益连接机制,积极引导缺劳少劳户及举家外出务工户将手中撂荒地流转出来,由其他新型主体或村集体经济组织耕种,从而力争实现大春粮食规模经营面积比上年增5%以上。据统计,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耕种的撂荒地已达850余亩。
另外,区、乡农技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,采取面对面技术指导、咨询,选定适宜本区域的技术路径,切实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,旱地引导种植玉米、大豆等作物为主,水田引导种植水稻作物为主,凡是耕地能种尽种、应栽尽栽。同时还严格执行惠农政策的落实。
截止目前,全区已整治弃荒撂荒田2710亩、地3003亩,清理淘汰残次林807.6亩。撂荒地复耕种植粮食作物面积占总复耕面积的80%。
第二招:利用空闲地,推广复种套作
鼎山镇小寨村2017年引进海升集团种植1020亩猕猴桃,在正式投产前,猕猴桃行间空闲地只有100余亩被利用起来,种的是大豆和青菜,而今年则全部利用了起来,种上了春洋芋。预计亩产春洋芋约3000斤,亩产值达4000元左右,仅此一项便可增收400余万元。
近年来,巴州区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水果产业园发展到2万余亩,以丹参、白芍、枳壳等为主导的巴药产业已发展到约15万亩。水果、巴药基地行间空闲地数量惊人。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空闲地,适宜地种上粮食作物,无疑将对全区粮食扩种增产作出巨大贡献。
“我们村200亩枳壳示范园里,今年就套种上了春洋芋。”凤溪镇新光村党支部书记刘刚说。凤溪镇副镇长王双全介绍说,全镇通过药粮、粮粮、菜粮套作模式,共利用闲置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达1050亩,致使全镇玉米播种面积比去年增长了3%,达9000余亩。
据巴州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彭雄典分析,因种粮比较效益低,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,以及农资价格连年上涨等因素制约,致使长期以来在山区已形成传统的复种套作模式日渐荒疏,农民只种一季口粮的现象十分突出,这就导致大量季节性闲置土地的产生。
怎么解决呢?巴州区的做法是由村集体组建助耕队,并实施种子、化肥、农资适当补贴,以帮助土地闲置现象突出、劳动力缺乏的农户,大力推行“稻—菜—油”、“薯—稻—薯”、“麦—稻—秋菜”及“麦/玉/豆”、“芋/玉/豆/玉”、“薯-玉-菜”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。
有关助耕队的费用及相应补贴资金的来源,程国龙说,通过统筹涉及粮食生产的项目资金、国家下达给村的运行经费,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,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开支。“农民不出一分钱,不仅把闲置土地耕种了,还有看得见的收益,大家很高兴!”刘刚说。
第三招:打造绿色高产示范片引领
“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增长,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和生产条件,我们在南部地区建立了两个万亩绿色高产示范片,充分展现连片规模大、建设质量高、种植模式新、发展机制活等示范片建设的特点,着力打造优质粮食产业园区。”巴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钰说。
两个示范片分别为鼎山片区和大茅坪片区,前者核心区共涵盖3个乡镇共18个村;后者核心区共涵盖3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15个村(社区)。核心区内严禁撂荒及闲置土地存在,要求应种尽种,小麦预留行及水果、药材基地必须进行地膜春洋芋、春玉米套种。
示范片区的重点是着力高产创建,在示范区全面推进“四新”示范和“六良”配套。首先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,推广普及水稻川优6203、宜香优2115、内6优1116等“稻香杯”优质品种,玉米成单716、康玉1673等突破性优质、高抗、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。
其次则是在示范区集成应用玉米增温育苗、地膜覆盖,双行单株错窝定向移栽、科学田管;以及水稻集中育秧、机耕机插等综合配套技术,探索推广免(少)耕栽培、水稻直播、全程机械化作业等节本增效种植模式和技术,大力推行统防统治、绿色防控等。
然后就是在示范区大力推行水稻、玉米粮经复合种植示范区各2000亩,以开展增产模式攻关。同时建立春耕生产机械化展示区1000亩,规划落实水稻机插秧示范展示500亩。力争通过示范带动全区大春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耕种率达到60%以上。
“为确保全年粮食重点生产区域稳定扩种增产,为确保全国产粮大县的地位不旁落,今年区上财政计划投入200万元,对13个重点粮食生产乡镇20个重点重点生产区域,从生产物资补助、雇佣劳动力补助、技术指导、奖励考核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。”冯钰说。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