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北京新经济逆势上扬 实现增加值13654亿元
编辑/2021-02-27/ 分类:宋立生活/阅读:
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4日讯 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,2020年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,北京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经济稳步恢复向好。新经济是经济逆风前行中的一抹亮色,以数字经济、信息经济为特点的新产业、新业态 ...
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4日讯 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,2020年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,北京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经济稳步恢复向好。新经济是经济逆风前行中的一抹亮色,以数字经济、信息经济为特点的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加速涌现成长,成为对冲疫情冲击、推动经济复苏、引领转型发展的积极力量。初步核算,2020年北京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3654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.8%。
高端产业率先复苏 智能手机产量增18.9%
2020年,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,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全年分别增长9.5%和9.2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。智能手机、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.9%、13.4%和9.7%。
规模以上服务业中,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.8%,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,与上年基本相当;其中,信息技术服务增长15.5%,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增长21.1%。
新需求培育新增长点 新基建蓄力转型升级
2020年北京市新消费彰显活力。以线上消费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30.1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.2%,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;全市10余家新零售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增长超4成。“宅经济”“云办公”、线上教育等需求旺盛。“互联网+医疗+药品”的全新健康服务模式逐渐形成,重点医疗平台[1]交易额和期末注册用户数分别是2019年的2.9倍和1.2倍;互联网教育平台交易额、授课教师数分别是2019年的2.1倍和1.2倍;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,在线教育、在线娱乐、在线游戏、在线体育4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4成。
新基建蓄力转型升级。全市聚焦“新网络、新要素、新生态、新平台、新应用、新安全”布局新基建项目,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。5G建设、车联网、自动驾驶等加快推进,有助于推动跨行业、跨领域创新,加速数字化转型。
科技创新释放新动能 新产品抗"疫"显身手
北京市在研发创新始终保持活跃。疫情发生以来,检测试剂、疫苗研发、智能测温、AI诊疗等一批科技新产品在抗“疫”实战中大显身手。1-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4.7%,部分重点互联网头部企业增长近1倍。重点区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,“三城一区”内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6.1%,高于大中型重点企业1.4个百分点,所占比重超7成;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%,同比提高1.9个百分点。
新设科技型企业占比提升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,北京市新设科技型企业增长快、活力足,全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7.6万个,比上年增加近1万个,占全部新设企业的40.7%,同比提高5.2个百分点。
高端产业率先复苏 智能手机产量增18.9%
2020年,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,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全年分别增长9.5%和9.2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。智能手机、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.9%、13.4%和9.7%。
规模以上服务业中,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.8%,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,与上年基本相当;其中,信息技术服务增长15.5%,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增长21.1%。
新需求培育新增长点 新基建蓄力转型升级
2020年北京市新消费彰显活力。以线上消费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30.1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.2%,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;全市10余家新零售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增长超4成。“宅经济”“云办公”、线上教育等需求旺盛。“互联网+医疗+药品”的全新健康服务模式逐渐形成,重点医疗平台[1]交易额和期末注册用户数分别是2019年的2.9倍和1.2倍;互联网教育平台交易额、授课教师数分别是2019年的2.1倍和1.2倍;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,在线教育、在线娱乐、在线游戏、在线体育4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4成。
新基建蓄力转型升级。全市聚焦“新网络、新要素、新生态、新平台、新应用、新安全”布局新基建项目,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。5G建设、车联网、自动驾驶等加快推进,有助于推动跨行业、跨领域创新,加速数字化转型。
科技创新释放新动能 新产品抗"疫"显身手
北京市在研发创新始终保持活跃。疫情发生以来,检测试剂、疫苗研发、智能测温、AI诊疗等一批科技新产品在抗“疫”实战中大显身手。1-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4.7%,部分重点互联网头部企业增长近1倍。重点区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,“三城一区”内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6.1%,高于大中型重点企业1.4个百分点,所占比重超7成;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%,同比提高1.9个百分点。
新设科技型企业占比提升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,北京市新设科技型企业增长快、活力足,全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7.6万个,比上年增加近1万个,占全部新设企业的40.7%,同比提高5.2个百分点。
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TAG:
阅读: 扩展阅读: